7月4日上午,校(院)辅导员学院于济南校区300会议室举办思政教育者写作能力提升主题报告会。山东大学教授、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、《高校辅导员》杂志副主编神彦飞博士作《思政教育者如何提升写作水平,提高投稿初审通过率》的专题报告,校(院)党委委员、副校(院)长贾海宁主持报告会。

报告中,神彦飞紧密贴合辅导员科研工作需求,聚焦思政工作者写作投稿的核心要点,从“传承文化,谱写华章”“培养思维,训练有素”“落实行动,循序渐进”“论文要素,典范规矩”四个维度,系统阐述了思政教育者提升写作能力、优化投稿策略的有效路径。神彦飞强调,思政教育者一要知行合一,在思想上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,筑牢理论根基,在实践中将优质思想资源有效传递给学生,于学思践悟中持续充盈自身思想体系;二要注重思维锤炼,秉持育人思维涵育创造性思维,在育人实践中积累经验、实现联想顿悟;三要持之以恒,深谙量变引发质变之道,力戒浅尝辄止,敢于写、敢真写、敢常写,在反复推敲和思考中练就扎实文笔;四要精益求精,严格遵循写作规范,对标题拟定、摘要凝练、引言铺陈、正文论证、参考文献引用等各环节精准把握、精心打磨。
贾海宁在总结发言中指出,此次报告学理深厚、逻辑严密、针对性强,既是一次深度思想交流,更是一次立足实际、操作性强的精准指导,为辅导员科研写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与方法论支撑。他对全体辅导员提出三点期望:一要努力实现从“事务处理者”向“问题研究者”转变、从“经验传承者”向“理论创新者”转变、从“职业工作者”向“事业追求者”转变的三个提升;二要做“有研究的辅导”和“有温度的科研”,让科研反哺工作,让工作升华科研;三要做“有思想的行动者”,以学术思维重塑工作,用研究成果反哺育人,为校(院)高质量发展、早日实现“双一流”大学建设目标贡献力量。
学生工作部相关负责同志、校(院)全体辅导员参加报告会。